防疫期間除了在家閉關練功
精修十八國語言都 沒 有 之 外
還能做啥呢!!?
當然是在家裡跟愛車培養感情阿~
今天,就來分享 超 級 打 發 時 間 的汽車裝潢
後車箱 超 完 整 隔音D.I.Y.
之所以稱為 超 完 整 隔音
是因為使用了「三種」不同隔音材質
針對不同聲波、音頻及噪音進行隔絕
以達到完~美~der隔音效果
分別是第一層防震墊(制震墊)
第二層隔音橡膠棉(隔音棉)
及第三層吸音斷熱材(吸音毯)
好的,前言道盡
讓我們直接進入本篇「流程分析」與「工時參考」
以及[心得總結]在文末,謝謝。
[準備工具]
■消音防震墊(90*54cm)×4片
■隔音橡膠棉(90*120cm)×2片
■隔音斷熱材(吸音毯)(90*120cm)×1片
[工時參考]
■消音防震墊:工時約10小時
■隔音橡膠棉:工時約4小時
■隔音斷熱材(吸音毯):工時約3小時
註:人數 / 孤單1人+摸魚時間
話不多說,流程開始 a c t i o n~
流程分析[第一層-消音防震墊]
◆產品特色
消除降低底盤、板件引發的低頻共振
增加音層透明層次感,耐熱、加強音響效果
◆隔音特質
防震、隔音
制震墊方面我選用的是「隔音達人」系列
消音制震墊Vo1(90*45cm) NT $298/1片
(使用數量:共計4片)
裁減開始action~
由於制震墊本身沒有任何延展性
但施作過程中
為了達到制震墊與板件間完全密合
推黏的功夫自然不能少
耗費的時間自然也比較久一些
也是「三層」中最耗工、耗時的一層
最初是用透明紙當底模
依葫蘆畫葫蘆的方式刻畫
▲結果劃出一個大叔臉來了...囧
不過透明紙膜誤差相當大最後也沒採用
所以這邊就不建議用透明膜啦
建議改採 廢 紙 開 模
(先賣個關子...會再等等有照片欣賞)
由於沒有任何延展性的關係
又為了要讓制震墊與板件間完全密合
縮短裁減面積能夠 稍 微 輕鬆一點
恩...第一小片完全推黏完畢
第一次的制震墊黏貼
就花了我10分鐘...
有種想放棄的念頭是怎麼回事 (也太早XD)
原廠在後車箱有三個預留孔
雖然不曉得主要作用是什麼
不過隔音層還是一起先作開孔保留啦~
最底層一共被我分4片拼湊
由於拼湊過程難免會有些小隙縫
暫時先用紅色膠布黏貼
紅色膠布主要只是過程中黏貼
避免縫隙中有灰塵進入
之後黏貼隔音棉時會再撕掉
一步一腳印
努力把每一個氣泡推出去...
廢紙開模
顧名思義就是用「廢紙」來造「模子」
用剪貼方式製作黏貼位置的形狀
再用這紙模子去裁減對應的制震墊
黏制震墊推拿的器具不用太專業
只要把可以將氣泡排出去的工具都拿來推就是了...
(包括手指,就是用久了有點痛...)
每一個密合角度的背後
都有我用紙開出來的模再默默付出
還沒完...繼續黏...
完全是在鍛鍊「指力」的工作
制震墊的最後一塊拼圖
終於快要完成了...(感動)
黏完制震墊後
看那板件的肌肉線條都明顯了起來
相 當 的 有 成就感
就像是披了武裝色的霸氣一樣...
有種覺得強度都跟著上升的錯覺
打開內飾板
就順便連制震墊一起延伸過去了...
流程分析[第二層-隔音橡膠棉]
◆產品特色
富有彈性、防火、耐燃、耐用、美觀、耐高溫、耐寒、耐油、耐酸
◆隔音特質
吸音率高、隔音效果佳、具吸震防撞、降低噪音
隔音達人這款隔音棉
分別有3、5、10及13mm四款厚度
由於還有第三層隔音墊的厚度
為了避免太厚影響隔板的放置
第二層隔音棉我選則的是5mm的厚度
防火隔音隔熱橡膠棉1EB-81(90*120cm) NT $308/1片
(使用數量:共計1片)
第二層裁減開始action~
一樣用廢紙開模工法
繼續邊開模邊黏貼
黏貼重點:
接縫處與底層錯開,不要在同一個位置上
隔音棉本身具有一定的延展性
需要注意的是在黏貼過程會有一些拉伸
所以原本裁切剛好的大小
黏起來才發現誤差拿~~摸~~大
隔音棉在氣泡處理上
不能像制震墊那樣用力推拿
因為會直接把隔音棉推破...
因此在黏貼過程就需特別注意排氣
盡可能不要有氣泡產生
但如果真的產生氣泡的話也別太擔心
拿個「針」從氣泡中間搓破擠壓即可
比起第一層的制震墊
隔音棉的黏貼相當容易
藉由本身拉伸延展的優勢
接縫處也能處理得更好
不過雖然具備一定延展性
在拉伸黏貼過程也不能拉太大力
會拉破....
流程分析[第三層-吸音斷熱材(隔音毯)]
◆產品特色
防熱、隔音斷熱、反射音頻、防震、具延展性
◆隔音特質
降噪、吸音
前面兩層選用了「隔音達人」系列
在最表層選了「隔音大師」這個系列
隔音毯除了降噪、吸音之外
還能作為「行李箱毯」使用
兼具美觀又實用的效果
吸音斷熱材(120*90cm) NT $299/1片
(使用數量:共計1片)
在第三層開工之前...
讓我先來玩個大家來找碴的遊戲
▲回顧一下第一層尾部照片
▼再看看現在的情況
如果你有發現尾板不一樣了
那真的不一樣了
不過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...(啜泣
第三層裁減開始action~
施作方式與第二層相同
接縫處與前一層錯開
避免在同一條接縫位置
有過隔音棉的經歷
在隔音毯施作上
事先預留了延展的空間
無法抓得很完美,但至少...
你 看 不 出 來 (噗嚇~
隔音毯在施工上又比隔音棉更便利
原因在於它的韌性更佳
也不易破裂
適合邊拉邊推
就像手機貼模一樣
慢慢往前推避免產生氣泡
不一會的時間
也就是明明耗費了3小時
終於大功告成
流程步驟說到這邊
接下來我們進行Q&A時間 (阿不是
俗話說,吃肉吃三層,看戲看亂彈
我隔音作三層,然後...
結論之前來點「重點分析」給大家聽聽
▼隔音效果
小弟基本上是屬長期司機兼駕駛
就前座而言感覺不太出差異性
但對後座而言
後車箱傳來的車室是共鳴
在三層不同材質的隔音效果下
有明顯的抑制及降躁效果
反倒是後輪拱及避震作動的聲音比較明顯
也曾經被友人一上車就問
「你 是 不 是 改 過 音 響」
這種事情還是別說出來讓大家羨慕的好...(大誤
P.S.目前小弟左、右後車門、後座椅墊、後車箱及尾門跟C柱飾板均有D.I.Y.作隔音
▼花費金額
■消音防震墊:NT $298×4
■隔音橡膠棉:NT $308
■隔音斷熱材(吸音毯):NT $299
材料錢總花費NT $1800有找
工時部分則是無法計量計價的地方
▼增加重量
或許你會想...如果增加了重量
導致有了隔音沒了油耗
那不就得不償失
這邊就把增加重量一五一十的分析給大家看
■消音防震墊:3.58 KG
■隔音橡膠棉:1 KG
■隔音斷熱材(吸音毯):0.81 KG
總重量增加 5.39 KG
老實說微乎其微
就像你今天變胖了5公斤
你也不會因此覺得開車就耗油不划算
[心得總結]
D.I.Y.做了那麼多的隔音
從左、右後車門、後座椅墊、後車箱到尾門跟C柱飾板
個人覺得效果還是有的
也因為是自己搞
沒有送一堆小朋友請人家幫忙
成效與金額的比例就不會顯得這麼懸殊
一來有自身的成就感
二來能感受到車室共鳴的消失
三來是聽音樂都能讓耳朵覺得懷孕
我想這也是值得的
畢竟前提是打發時間嘛 (尬笑...
未來會繼續安排前門及A、B柱的隔音
等照片整理後會在一一分享給大家 :)
以上心得,分享給大家
感謝大家的欣賞
《政在分享車-延伸閱讀》
【汽車貼膜】保桿小針美容植牙記v.s.超大罐純喫茶 by Baleno成長日記
【開箱】SONAX鍍膜護膜DIY,愛車其實很簡單 by Suzuki Baleno
【車內裝潢】卡夢魂上身,質感更上一層樓 by Baleno成長日記
【行車紀錄器】米家行車紀錄器1S in BALENO 藏線安裝教學〈後置DIY〉
【試駕活動】SUZUKI專屬行李秤〈開箱〉GO UNIQUE FUN DRIVING
【關箱文】40萬公里的遠征,Toyota第三代歐規Camry〈外觀篇〉
【汽車美容】看不見的車衣〈D&M 車體科技鍍膜 台中旗艦店〉by Suzuki Baleno
【汽車隔音】Suzuki Baleno風切聲突然安靜了〈AKI隔音計畫〉